5月22日上午,為讴歌中國共産黨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傳承紅色基因,我校于管理樓520會議室舉辦了“三周”紅色文化傳承基地系列講座活動暨銀城讀書會書友活動。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張甯博士、王林飛博士為本次講座主講人。
張甯博士以“延安時期的周揚”為主題,從幾張照片與人物側影引入,就“初到延安”“周揚與魯藝”“周揚與毛澤東在延安”等三個方面對文藝理論家周揚作出多角度介紹。首先,從舊照中周揚與國家領導人、文學大家的站位中闡述其曆史地位;其次,從周揚初到延安時所遭受的不同于丁玲、艾青的冷遇中說明其頗為艱難的處境;再次,從周揚對魯藝的改造中總結其為國家文藝發展作出的貢獻;最後,從周揚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座》的深刻理解中分析其對毛主席敬愛崇拜的思想情感。張甯以四個新穎的角度,使周揚這位益陽曆史名人“複活”在觀衆眼前,讓觀衆對周揚這一名人有了更立體、更全面的認識與了解。
王林飛博士發表主題為“周谷城與毛澤東的交往”的演講,為觀衆介紹了另一益陽曆史名人。按照周谷城與毛澤東交往中“初識長沙”“再聚重慶”“往來京滬”的時間順序,王林飛抓住周谷城“鼓足幹勁,力争上遊”“我沒有問毛主席要過一官半職”“且化悲哀為力量,繼承遺志奪高标”等的言論,獨辟蹊徑地勾勒出周谷城這一追求進步、實事求是、博學多識,具有獨立人格的偉人形象,并引出“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啟示意義,重申湖南人“心憂天下”“辣椒文化”“騾子精神”的人文特質,給觀衆以精神上的啟迪。在觀衆們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講座圓滿落幕。
參加講座的學生表示:“這次講座帶給我的不僅是對益陽曆史名人的認識,更重要的還有心靈上的洗禮。”正如張甯博士詩中所寫“先輩們無止盡的探索和披荊斬棘的勇氣,永遠激勵着我們前行”。在場觀衆及線上觀衆在張甯博士及王林飛博士的侃侃而談中,獲得了更多向陽而生的信念與勇氣。(張玉冬撰稿 黃晔審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