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文學院1115202班肖豔花
夢是過去期盼着的現在,是現在可以預期的的未來。
夢因為現實的遺憾而存在,美好的夢想卻總能指導人民改造現實。
我的祖祖輩輩都被困守在那座大山裡,貧窮與落後跟随了他們一輩子。他們自聽說過大山外面可以吃飽喝足,便一心想要走出大山。可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卻始終走不出大山。也有人曾離開過,可最後仍不得不返回大山抑郁而終老。然而即便如此,每代人每代人還是不惜一切的想要走出大山,直到成為遺囑一代又一代像詛咒般遺存下來。于是當我出生後耳邊回蕩的最多的始終是那句“囡囡啊,你要努力,努力走出大山。
為了走出大山,我們從來都是非常堅決的,即便再苦再累也從不會動搖,亦不曾回頭。然而當我有能力留在城市工作并安家落戶時,因為一次偶然的出行和回家,我卻萌生了走回大山的念頭,然後恍然間了悟即便走得再遠再堅決終敵不過那些美好的回憶和血肉相連的親人,這種感覺在自己稍有能力和大山日漸沒落時越發強烈。如果可以,我想要走回大山與更多仁人志士共同建設家園,讓那裡成為人人安居樂業的天堂。這是我最真切的夢想。
曾經不是沒設想過要為家鄉出一份力盡一份責,但以為那一定是在我功臣名就之後,絕不是現在僅有一腔熱血之時。多少年來我也以為,一直憎惡着大山貧窮的我,是斷不會有思鄉之情,但是以為再怎麼堅決也終比不上現實的誠實。于是鳳凰之行,當我沿着沱江踏着青石闆,身邊不時的有背着竹簍過的婦女側身而過,那一刻我想的念得竟全是兒時的我們在溪邊嬉戲,叔叔伯伯們擔着簍筐匾箕相互吆喝着從田埂的青石闆路上側身而過,日子雖然貧苦卻别樣溫情快樂。
這思念來得是如此迅速而又深沉,鄉愁像是噴散在空氣裡的憂郁無法回收。于是趁着清明節,回了一趟闊别已久的家鄉。彼時我的父母早已南下六七年,而我亦從未再回歸故裡。這一次回到家鄉,開始探訪那些幼時的夥伴和熟悉的叔伯們,但迎接我的要麼是一扇扇緊閉的門窗,要麼是無從相識的兒童,那些村頭的老人看見我時卻是紛紛議論下來“不是我家的女,這是誰家的客?”
我在家鄉的大山裡成了不常有的客。然舉目望去,在田野荒蕪,人人都已奔向東南沿海發展的故鄉我還能抱怨些什麼。為了走出大山,我們從來不顧一切,哪怕是抛家棄子别母,哪怕是成為故鄉客,哪怕是埋葬了最美好的回憶。為了走出大山,看,我們都幹了些什麼,還有忍受多少思念的苦楚和愧疚。那一刻,我隻想走出大山的心細細碎碎裂開多道細痕。
細想下來,幾十年前,我的父輩們為了走出大山是早出晚歸勤搞生産;十幾年前,我的姐姐哥哥們為了走出大山是日以繼夜勤苦讀;然而到了我們這一代,走去大山的路好像突然變得寬廣起來,讀書不再是唯一出路.當東南沿海開始向民工開啟那扇通向夢想的門,我的兄弟姐妹們便從學堂離我而去,我的叔伯們便從田野離我而去,我的姑嬸們從便廳堂離我而去,他們一起湧向了東南海。
一晃,十幾年已經過去,他們中大多數卻還掙紮在城市的磚瓦和水泥之間。在那寸土寸金的城市,人情的冷漠和工作的辛苦刺傷了每顆想走出大山的心,然而即便是刺得遍體鱗傷,即便是思念噬夢成魔,他們依然不願歸鄉,苦苦掙紮在城市的夾縫之間,有些痛痛着痛着便習慣了麻木了,可是大山的苦一想起來還是覺得無法忍受。
如果沒有見過城市的燈火通明,沒有享受過城市的方便快捷,還能在大山裡默默勞作享受最平凡最細小的幸福,但是當大山遇上平原,小村遇上城鎮,所有細小樸質的幸福都被撞的粉碎。城市吸引着人們越來越遠離大山,可是城市有城市的規則和無奈,待到最後也隻能黯然回歸故裡。這就是他們的命運嗎?多麼的悲哀而又無奈,誰都明了,卻隻能更加卑微的佝偻着身子在城市堅守着最後的期望。如果可以,誰不希望堅守的是家鄉,建設的是家鄉?
隻是曾經有過太多的無奈和不敢想,走出大山仿佛是擺脫貧窮和落後的唯一出路。于是一代代人拼命的往外跑,成功的便舉家搬遷,不成功在外漂泊荒廢了家園。一代代的人才流失和家園的逐漸荒蕪,大山的貧窮該怎麼改變,大山的詛咒該怎樣破解?我為着大山的未來曾百般憂愁。
如今趁着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我想要走回大山,去開山劈石通馬路、去開源節流修水庫、去籌資辦學搞生産、去發展鄉企吸勞力;我想要走回大山,依托高山峻嶺、小溪潺潺和無數溶洞發展生态旅遊;我想要走回大山……
我時刻夢想着期待着這一天的到來,夢裡有你有我也有他,我們一起奮鬥着建設這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