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消秋始,陰雨霏霏,連月不開,絕無去意。朋友的愁思寫在臉上,他好久沒有看見蒼穹那雙明媚的眼睛了。上天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意,今天就迎來了晨光。在陽光的樂章中,萬物奔走相告,桂花點點,銀杏飛葉,恰有“棠梨葉落胭脂色,荞麥花開白雪香”的緣分。陽光喚醒了我,我的腳步聲卻喚醒了萬物。心情尚好,于是踏上歸家的路途。
曾記得小時候老師布置《我的家鄉》時,我的第一句話就寫到“我的家鄉在農村”這類句子。那時想,農村又有什麼好的呢?家鄉,每次回到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都有一種久離故土而複得的奇妙感受。親人,至親的人,都是久違的土地,即使變化,都有曾經的影子。我們都逐漸走向成熟,卻有着相同的血脈,共同無瑕的笑顔。我們胡亂聊聊天,可以談天論地;可以話話家常;可以傾訴自己的苦衷。無論怎樣,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有話不盡的天地,何況在陽光下呢?
我望向遠方城市上空若隐若現的廣告牌,因為有人預言将來的我們都住在城市。如今,那車水馬龍之地,高樓聳立,已發生天翻地覆地變化。從前的道路交通,可以到達你家樓下。常有人羨慕《一千零一夜》中的神燈,可是互聯網做到了,阿拉丁如果餓了,可以喚神燈;城裡人餓了,隻要動動手指,香噴噴的飯菜也可以到家門口。但這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可以足不出戶啊。至于陽光嘛,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急匆匆走過公園栅欄邊的小路,即使陽光照在他整潔的衣服上,他擋了擋太陽,望向他名貴的手表,即使有陽光又有什麼用呢?古人歐陽修有言:“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禽鳥果不知人之樂乎?”我認為,禽鳥亦知人與人的和諧之音。禽鳥常結伴于林間而鬧,接踵之樹冠而飛,比翼而掠過溪澗,市人有幾能比于禽鳥?
每有不一樣的感悟,便告知恩師,恩師正批閱文件,手中拿着一支鉛筆,恩師酷愛收集鉛筆,對我說:“鉛筆上的木頭雕飾得越來越精緻了,可最重要的還是鉛筆芯啊!”就這樣,恩師就叫我離開了。
帶着恩師意味深長的答案,我在路上思考了很久。是啊!科技和人與人的和諧之音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别讓陽光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