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5201 張小林
人有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這五種感覺讓我們成為了能夠感受生活的有血有肉之人。尤其是味覺,它是一種奇妙的東西,當它觸碰到味蕾的時候,便會開出思念的花朵。
外公最拿手的菜便是紅豆熬排骨,當紅豆的顔色成為了排骨的顔色,我會覺得神奇的烹饪在挑逗我的眼睛和味蕾。松松軟軟的肉質正适合外公咀嚼,紅豆的清香與排骨的肉香完美的融合,還有濃稠的湯汁,這些都使我十分想念。可自從外公走後,我便再也沒有吃到過。
外公長得瘦瘦高高的,年輕的時候當過兵,後來退役回家過得很辛苦,再加上常年孤獨,俗話說:“孤獨使人老”,才六十多歲的外公老得像一張舊報紙。那時候舅舅帶着舅媽和兩個孩子已在廣東定居,過年過節很少回來,外婆也跟在廣東幫忙帶孩子。
就這樣,外公常年獨自一人在家。外公常說:“我就喜歡有人在家陪我喝點小酒,喜歡清靜的生活,不願去廣東,那兒又熱又遠。”可大家都知道,外公很孤獨,他其實并不喜歡一個人在家,這一切都在為舅舅着想。
那時舅舅剛在廣東發展,一家人擠在一間小小的出租屋裡,工作又不穩定,還有兩個孩子要上學。外公清楚舅舅的難處,不願再去增加舅舅的負擔,反而在家裡種着莊稼,盼着舅舅回來的時候還可以帶點兒米去。
外公喜歡在看電視的時候念讀出上面的字,小時候我總覺得覺得這是個壞習慣,因為打擾到了其他人,可我忽略了外公常常是一個人看電視,那是他趕走孤獨的一種方式。在我的腦海中,一張小方桌,一杯酒,一碟小菜,一個人便是外公常有的情景。現在外公去了另一個世界,可他仍然是孤獨的,天堂的路上還是一個人。
以前聽别人說——人死後的49天内,靈魂會在家中遊蕩,會去他生前去過的地方,這是他對人間最後的留戀。在外公走後的日子裡,我常常想起這句話。
夢境中,他一個人坐在一間沒有門隻有窗戶的房子裡。他似乎瘦多了,穿着一身白衣向我招手,我走了過去,跟他話家常,我内心疑問外公為什麼會在我回家路上的一間奇怪的房子裡等着我。醒後才明白,外公真的不在了,他早與我們陰陽相隔。之後,他仍然多次出現在我的夢中,還做了紅豆熬排骨,這種熟悉的味道刺激着我的淚腺,那是外公的味道,是從小教我認字的外公。可他不得不随着地球的轉動,四季的變化慢慢消失,連靈魂也會消逝。我隻能祈禱外公在人世的輪回中少受些苦難,餘世都不再孤獨。
媽媽在外公走後跟我說:“你外公以前經常為别人挑茶葉到瑤山去,徒步幾十公裡,工錢也不多。有一次快過年了,外公照常去幫忙挑茶葉,回家的路上,工錢被人給偷了。回來後,那樣一個大男人就偷偷的抹眼淚,因為那是過年用的錢”。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很多人還掙紮于溫飽問題,外公家也不例外。當時家裡有六口人,隻靠外公一人的經濟支撐,饑餓、貧窮便是那時候的所有。
後來家裡經濟情況好轉了,偏偏自己又得了病,還一直隐瞞病情,到最後拖成不治之症。他是在醫院去世的,那時已經不能進食,每天靠氧氣瓶和營養液度日,他嘟囔着,想吃香蕉,可一進食血管就會爆裂。我們都強忍着眼淚不讓他吃東西。
經過了半個月,外公最終還是走了,盡管他如此舍不得這個待他不溫柔的人世。但外公的味道,永遠停留在了我的記憶中,這份味道無法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