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益陽市博物館特邀何鳳山博士的女兒、湖南省國際友好聯絡員何曼禮女士在和平·簽證主題館開展《國際義人何鳳山》講座,益陽市政協經濟科技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尹櫻潔女士主持講座,我院教師和學生代表等二十餘人現場聆聽。
講座中,何女士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父親何鳳山作為一位傑出的國際主義者和外交官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與産生的重要影響。尤其在二戰期間猶太人遭到殘忍迫害的之時,父親出于國際人道主義立場和對猶太民族的深切同情,不畏強暴,頂住上級壓力,向數千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中國上海的‘生命簽證’,使他們逃離虎口,免遭納粹殺害。對自己所作的義舉,父親生前從不挂齒,直到去世後才被世人知曉。
交流互動環節中,在回答我院學子提出的“您對家鄉青年學生有什麼希望和建議?”時,何曼禮女士表示:“第一要愛讀書、會讀書;第二要勤懇;第三要誠實。新時代青年應該要有追求卓越的心态,不斷努力學習、創新訓練,做一個有擔當、有信仰、有大愛的社會棟梁。”之後何曼禮女士還向大家分享了她二十歲時父親對她的殷切希望:做一個有用的人。她也用這句話來激勵在座的青年學子,鼓舞大家以青春之我為祖國繁榮發展貢獻青年之力。

(何曼禮女士講述其父親的生平事迹)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