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作者姓名 |
中文标題 |
英文标題 |
發表刊物名稱 |
發表日期 |
舉辦單位 |
備注 |
類型 |
1 |
傅建安 |
現代域外紀遊文學的思想價值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11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2 |
許蓮花 |
探究元明清文學的生活史價值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11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3 |
邱麗華 |
特德休斯詩作與道家思想蘊涵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4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4 |
姚力之 |
一帶一路倡議下文化傳播的有效路徑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10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5 |
姚力之 |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4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6 |
姚力之 |
求信達意 形神兼備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12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7 |
譚晖 |
新型城鎮化中的鄉愁話語構建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6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8 |
李玮 |
抗戰楹聯的審美價值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9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9 |
祝麗君 |
唐詩的民間書寫及其詩學價值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5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10 |
王泉 |
開啟當代散文海洋書寫新篇章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5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11 |
歐亞美 |
我國民族文化典籍譯介傳播的成就與展望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8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12 |
吳志淩 |
精神分析視域下的道連格雷自我同一性危機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12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13 |
吳志淩 |
婚俗文書具有多重研究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報,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9年12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14 |
吳正鋒 |
湘楚文學精神的當代建構 |
|
《湖南日報·湘江周刊》 |
2019年5月31日湖南日報社 |
湖南日報 |
|
報刊 |
15 |
吳正鋒 |
“佴城”藝術世界建構與現代轉型下湘西市民生活寫真 |
|
《求索》 |
2019年第1期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
|
複合影響因子0.881,綜合影響因子0.459 |
CSSCI |
16 |
姚力之 |
國際商務談判中英語的禮貌語用—評《國際經貿高級英語精讀》 |
|
廣東财經大學學報 |
1905年7月 |
廣東财經大學 |
|
CSSCI |
17 |
賀子晗 |
藝術:都市“轉型焦慮”的救贖之路 |
Art:The redemption road of urban"transformation anxiety" |
都市文化研究 |
2019年下半年刊 |
上海師範大學 |
|
CSSCI |
18 |
許蓮花 |
從“紅樓戲”中晴雯的重塑看晚清民國審美倫理的演變 |
|
戲劇藝術 |
2019年8月 |
上海戲劇學院 |
|
CSSCI |
19 |
袁志成 |
比附:一種跨文體的文學批評 |
|
文學評論 |
2018(6)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社科I類期刊 |
期刊 |
20 |
袁志成 |
近代文人社團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
|
光明日報(理論版) |
2018年5月 |
光明日報社理論部 |
社科I類期刊 |
報刊 |
21 |
伍敬芳 |
Creativ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Considering Brain Cognition Enhancement |
|
NeuroQuantology |
2018年5月 |
ANKA PUBLISHER |
《SSCI》《SCI》收錄 |
期刊 |
22 |
張甯 |
抗日戰争與現代舊體詩新變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8年10月 |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
社科II類 |
報刊 |
23 |
邱麗華 |
從《最藍的眼睛》反思非洲裔美國人文化身份的建構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8年11月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社科II類 |
報刊 |
24 |
曾娟 |
中國現代散文選本的學術價值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8年7月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社科II類期刊 |
報刊 |
25 |
文巧平 |
黑暗中的希望與絕望下的信仰 |
|
讀書 |
2018年9月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26 |
王泉 |
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書寫與民族身份認同 |
|
南方文壇 |
2018年1月 |
廣西文聯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27 |
劉祥友 |
“互聯網+”背景下瀕危少數民族語言的保護與傳承 |
|
貴州民族研究 |
2017年12月 |
貴州省民族研究院主辦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28 |
李玮 |
九•一八事變後沈從文的文學思想——新近發現佚文《文學無用論》釋讀 |
|
中國文學研究 |
2018年10月 |
湖南師範大學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29 |
蔡利妮 |
日本情報文化特征及養成因素溯源 |
|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18年4月 |
西南民族大學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30 |
曾娟 |
文人結社與近代文學的地域格局 |
|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2018年6月 |
湖南師範大學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31 |
曾娟 |
論《太陽深處的火焰》的生命哲理 |
|
小說評論 |
2018(3) |
陝西省作協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32 |
曾娟 |
接受、嘗試與焦慮:民國後期舊式文人心态探析 |
|
中國文學研究 |
2018(3) |
湖南師範大學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33 |
張甯 |
現代舊體詩人的迷與覺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7年4月 |
C類II |
中國科學、中國社會科學 |
報刊 |
34 |
曾娟 |
晚清近代文人結社的曆史意義 |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7年10月 |
C類II |
中國科學、中國社會科學 |
報刊 |
35 |
劉祥友 |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based on Belt and Road strategy |
|
Agro Food Industry Hi-Tech |
2017年1月 |
公開期刊 |
《EI》收錄 |
期刊 |
36 |
姚力之 |
A Study on English Variants i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inguistic |
|
Agro FOOD Industry Hi Tech |
2017年5月 |
公開期刊 |
《EI》收錄 |
期刊 |
37 |
萬紅梅 |
Application of “Reversing Classroom” Teaching in Follow - up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
|
Agro Food Industry Hi Tech |
2017年5月 |
公開期刊 |
《EI》收錄 |
期刊 |
38 |
劉祥友 |
原生态視野下的恩施土家語發展的前瞻性探索 |
|
貴州民族研究 |
2017年1月 |
公開期刊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39 |
陳建文 |
《答案在風中飄》中的風意象研究 |
|
《湘潭大學學報》 |
2017年7月 |
公開期刊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40 |
陳建文 |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應該融于語言教學各環節》 |
|
《外語學刊》 |
2016年12月 |
公開期刊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41 |
李曉钰 |
天人合一:漢語“話題優先”結構的哲學根源 |
|
江西社會科學 |
2017年5月 |
公開期刊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42 |
李曉钰 |
今天今日類時間詞語的方言地理分布與南北文化差異 |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
2017年1月 |
公開期刊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
43 |
杜林遠 |
生态補償标準空間差異與影響因素分析 |
|
統計與決策 |
2017年1月 |
公開期刊 |
CSSCI來源期刊(不含擴展版) |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