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歡迎您!

迎評創建2024開學典禮

黨群服務

黨群服務

當前位置: 首頁>>黨群服務>>理論學習>>正文

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19-05-03 00:50  

解讀一:  

政府工作報告謀局打硬仗——緊政府興市場寬民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交出本屆政府首份年度答卷。

  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既展示工作成績,亦提示更多更大風險,提出準備“打硬仗”。

  報告為2019年中國發展設定系列目标,其中包括用更大規模減稅來激活市場,為此政府也做好過緊日子準備。

  增長成色十足 準備要打硬仗

  GDP總量破90萬億元(人民币,下同)、增長6.6%,對這組年初已公布的數據,報告進一步展示成色:

  增長實——“與用電、貨運等實物量指标相匹配”;結構優——“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物價穩——“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惠民生——“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

  思危方能居安,展現成績同時,報告亦提示各方“要清醒看到”問題和挑戰:

  民企融資有困難,營商環境有差距,核心技術有短闆,金融風險有隐患,政府工作有不足……

  基于“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的判斷,報告要求“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并鼓舞信心稱“中國的發展沒有過不去的坎”。

  注重底線思維 預留政策空間

  打硬仗,要守好底線,也要留出騰挪空間。報告在設定2019年發展目标時亦是如此。

  宏觀方面,6%—6.5%的經濟增速目标,既以“區間”的方式留出政策空間,也明确點出增速底線。“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的表述,則讓底線更加清晰。

  财政方面,赤字率拟按2.8%安排,是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留出空間。為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報告要求改革完善縣級基本财力保障機制。

  貨币政策同樣劃出底線、設定空間:既不能過松,搞“大水漫灌”;也不能過緊,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防風險政策也是如此:既要防止緊縮效應疊加放大,決不能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也不能采取短期強刺激政策,産生新的風險隐患。

  更大規模減稅 激發市場活力

  着眼目标實現,報告作出針對性安排。

  面對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的挑戰,報告圍繞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打出“組合拳”。

  “做加法”的同時,亦“做減法”。中國政府将通過将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等措施,全年為企業減負近2萬億元。

  企業還将獲得更大舞台,更優環境。報告提出要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這一系列政策指向明确:激發市場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強調,将營造内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争的公正市場環境。這意味着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紅利亦将惠及外企。

  政府過緊日子 民生做寬安排

  減稅意味着财政減收,報告注意到這一問題并要求“為支持企業減負,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

  緊日子如何“過”?報告要求中央财政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地方政府要優化支出結構,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産。

  報告同時要求政府減少開會和發文數量,用更多時間解決實際問題。國務院及其部門将帶頭把文件壓減三分之一以上。

  盡管政府要過“緊日子”,但民生依然是“寬安排”。

  報告強調,2019年,基本民生投入隻增不減。如在教育領域,報告指出“今年财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内生産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居民醫保人均财政補助标準增加30元。

  報告強調,要盡力為群衆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

 

解讀二:

提高民衆幸福感 政府工作報告送“大禮包”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李曉喻)“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對做好2019年政府工作提出的要求,在一個個具體的數字中得到清晰體現。

  ——确保所有行業稅負隻減不增

  報告提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深化增值稅改革,将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将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産、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業稅負隻減不增。

  ——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務必有實質性下降

  報告明确,要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各地在征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曆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報告強調,今年“務必使企業特别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據測算,今年全年中國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人民币,下同)。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30%以上

  報告明确,要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報告提出,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此外,要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1000億元“真金白銀”支持穩就業

  根據報告,今年官方将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兩年内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報告提出,要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治理對客貨運車輛不合理審批和亂收費、亂罰款。兩年内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衆。

  ——降低中小企業網絡資費

  報告要求,今年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此外,還要在全國實行“攜号轉網”,規範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報告提出,要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再降3%

  去年中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6.7%和4.9%,均超額完成年初設定的3%目标。是次報告要求,要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

  ——中央财政超1萬億元支持教育

  李克強在報告中坦言,今年财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内生産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

  報告提出,要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隻要符合安全标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辦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此外,還要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

  ——大病醫保報銷比例升至60%

  今年中國将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根據報告,居民醫保人均财政補助标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衆醫療負擔。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