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B(1)(音體美)教學大綱(黑體小二)
課程名稱 |
大學英語B(1) |
課程編号 |
1101006 |
英文名稱 |
College English B1(1) |
适用專業 |
全校音樂、體育、美術類本科專業 |
課程性質 |
必修公共基礎課 |
總 學 時 |
56 |
學分 |
3.5 |
理論學時 |
56 |
實踐學時 |
0 |
上機學時 |
0 |
先修課程 |
高中英語 |
參考教材 |
《新目标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三版) 《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第一冊(第三版) 《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一冊 |
|
|
|
|
|
|
|
|
|
|
一、 目的與任務
《大學英語(1)》課程是我校音樂、體育、藝術類本科專業的公共基礎課。根據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精神,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内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課程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和任務:通過教師的“精講”和學生的“多練(包括自主學習)”,使學生的詞彙量迅速擴大,語音語調逐步規範,聽、說、讀、寫、譯等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聽:憑借個别句子的翻譯,逐步适應英語講課,能聽懂題材熟悉、句子結構簡單、語速為90-100單詞/分鐘的簡短會話;基本抓住聽力材料的主題思想,領會講話者的觀點和态度。
說: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簡短但多話輪的交談;能對一般性事件和物體進行簡單的叙述或描述;經準備後能就所熟悉的話題作簡短發言;能就學習或與未來工作相關的主題進行簡單的讨論。語言表達結構比較清楚,語音、語調、語法等基本符合交際規範。能運用基本的會話技巧。
讀:能就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英文閱讀材料進行較為有效的閱讀,閱讀速度為80個單詞左右/分鐘。能基本讀懂題材熟悉、語言難度中等的英語報刊文章和其他英語材料;能借助詞典閱讀英語教材和未來工作、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文和簡單的專業資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能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和閱讀材料的難易,适當調整閱讀速度和方法。能運用基本的閱讀技巧。
寫:能在閱讀與課文難度相仿的書面材料時做筆記,回答問題,寫提綱; 能用英語描述個人經曆、觀感、情感和發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就一定的話題在半小時内寫出80個單詞左右的應用文,且表達意思清楚,無重大語法錯誤。
譯: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結構清晰、語言難度較低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譯文基本準确,無重大的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譯速達每小時140個單詞左右。能有限地運用翻譯技巧。
通過這種教學,訓練和引導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掌握語言知識技能及跨文化交流應用能力,從而培養出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複合型人才。
二、 基本内容和教學要求
第一部分:讀寫課
1. 教學目标
通過閱讀學習,掌握英語閱讀技巧,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與閱讀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思辨能力,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寫作訓練,掌握英語寫作技巧,學會恰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2. 教學内容
語法:基本句型,句子概念。重點是動詞,情态動詞,非謂語動詞,短語動詞,介詞,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在句子中的運用。
詞彙:大綱規定的一級詞彙及詞組,重點為教材中帶“*”的詞和與之相關的詞組及搭配,通過學習,詞彙量達到2700左右。
閱讀:閱讀微技能,重點為用文章線索猜詞義。
寫作:造句,重點用所學的詞或詞組組詞成句。
翻譯: 結合語法結構、句型和句法進行英譯中練習,重點譯課文中的長難句子。
3. 教學重點
閱讀技巧及文化知識
英語寫作知識、技巧及文化知識
4. 教學難點
文化背景知識
篇章寫作
5. 教學要求
了解閱讀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識,掌握各類文章的英語閱讀技巧與方法并能在實踐中練運用,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掌握段落寫作及語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重點掌握段落與語篇的一緻性,連貫性,主題句,過渡等方法。
6. 教學方法
交際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
7. 教學時數:36
第二部分:聽說課
1. 教學目标
通過聽說訓練,掌握英語會話技巧及聽力技巧,學會恰當表達自己的意見、觀點與情感,提高學生英語聽說水平,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2. 教學内容
聽力:辨别單詞中的音素,辨别語流中的音素,語調類型,及功能聽力中的相互交往(問候、相互介紹,道别等);
口語:單詞的正确發音(國際音标,音素對比),連貫說話時的正确發音(強讀,弱讀,同化,連讀,省音),單詞重音的不同形式,連貫說話時重音的讀法,以意群為單位朗讀課文,語調。功能口語中有關相互交往(問候、介紹、道别等)的語用規則和英語課堂用語。
3. 教學重點
日常習慣用語、聽力技巧及文化知識。
4. 教學難點
交際活動中的文化背景知識
5. 教學要求
了解跨文化交際知識,掌握日常習慣用語、語用知識及聽力技巧。
6. 教學方法
交際教學法、聽說法、任務教學法等。
7. 教學時數:12
第三部分:四級考試強化課
1.教學目标
通過四級考試考前強化訓練,使學生熟悉考試環境、訓練應試心理、理解考官思路、掌握考試過程,把握考試重點難點、 最終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2. 教學内容
四級講座:聽力,寫作,閱讀,翻譯
四級考試全真試題
3.教學重點
全真試題的深入分析和講解
4.教學難點
四級模拟試題訓練
5.教學要求
使學生了解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題型,掌握聽、寫、讀、譯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6. 教學方法
任務教學法
7. 教學時數:8
三、學時分配
序号 |
主 要 内 容 |
學時分配 |
其 中 |
理論 |
實驗 |
上機 |
實習 |
設計 |
1 |
讀寫課第一單元 |
6 |
6 |
|
|
|
|
2 |
聽說課第一單元 |
2 |
2 |
|
|
|
|
3 |
讀寫課第二單元 |
6 |
6 |
|
|
|
|
4 |
聽說課第二單元 |
2 |
2 |
|
|
|
|
5 |
讀寫課第三單元 |
6 |
6 |
|
|
|
|
6 |
聽說課第三單元 |
2 |
2 |
|
|
|
|
7 |
讀寫課第四單元 |
6 |
6 |
|
|
|
|
8 |
聽說課第四單元 |
2 |
2 |
|
|
|
|
9 |
讀寫課第五單元 |
6 |
6 |
|
|
|
|
10 |
聽說課第五單元 |
2 |
2 |
|
|
|
|
11 |
讀寫課第六單元 |
6 |
6 |
|
|
|
|
12 |
聽說課第六單元 |
2 |
2 |
|
|
|
|
13 |
四級考試強化 |
8 |
8 |
|
|
|
|
合 計 |
56 |
56 |
|
|
|
|
四、習題要求(視具體課程而定)
布置作業的目的主要是鞏固學生課堂上掌握的語言知識,強化語言運用能力,檢查學生掌握及實際運用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内容。
作業形式:
1. 教材練習和模拟試卷:布置學生完成學生用書每個單元後的詞彙、翻譯和泛讀練習,在實踐課時間或課外時間完成4套模拟試題;
2. 每學期布置學生課後完成兩次定題寫作練習或段落翻譯練習,學生須寫在作業本上,在規定的時間提交;
3.背誦老師精選的句子或段落。
批閱要求:針對學生用書每單元後的詞彙、翻譯和泛讀練習,教師需在課中或課後布置學生完 成,課堂講解;針對定題寫作或段落翻譯練習,教師需完成2次全批全改。
五、實踐教學要求(含課程設計、實驗、實習和上機要求) (視具體課程而定)
通過8課時的課後四級考試實踐課,任課教師組織本班學生進行四級模拟考試,訓練學生應試心理,熟悉考試過程,幫助學生充分地做好考前準備,使更多的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六、考試内容和要求
1. 考試是貫徹執行教學大綱的重要保證,因此,考試以本大綱要求和教學内容為基本依據,包括大綱規定掌握的基本語言知識和技能,着重考核語言基礎和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也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觀試題。
2. 學期結束後,按大綱要求統一命題,由學院教務處統一組織實施。考試滿分100分,考試題型涵蓋聽力(15%)、詞彙(10%)、詞組(10%)、閱讀(30%)、翻譯(20%)、寫作(15%)6個方面。
3. 學生成績包括形成性評估30%(課堂出勤、作業情況、單元測驗、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情況、預習情況等)和終結性評估70%(期末考試)。
七、主要參考資料
1.《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⑴ 李蔭華等主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2.《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⑴ 季佩英等主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3.《新視野大學英語快速閱讀教程》⑴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年9月
4.《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⑴(第二版)鄭樹棠總主編外 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年5月
5.《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⑴(第二版)鄭樹棠總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年5月
6.《大學英語寫作教程》(上,下冊)劉明東總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年1月
附:課程教學日曆
制定人(簽字):張葉
系(室)主任審核(簽字):臧永紅
學院領導審核(簽章):文巧平
2014年 08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