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學團隊

當前位置: 首頁>>教學管理>>優秀教學團隊>>正文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現當代文學學科”優秀教學團隊
2013-10-22 10:53  

教學團隊基本情況:

 帶頭人:王泉教授

 團隊成員7人:傅建安、劉中顼、薛朝晖、曾娟、何娟、陳劍、夏多多。承擔的主要課程有: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兒童文學、城市文化研究、海外華文文學、外國文學、西方文論。

經過全體成員3年的共同努力,“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團隊圍繞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凝心聚力,協同創新,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資隊伍建設業績

師資隊伍建設是教學團隊建設的重中之重,沒有優秀的教師,很難形成一支強有力的教學隊伍。通過3年的奮鬥,在師資隊伍建設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全校居于領先地位。目前已形成一支高職稱、高學曆、高素質的教學隊伍,有教授3人,博士2人,博士生2人,碩士6人。其中,王泉在2011年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和校級學科帶頭人。

二、科研業績

通過制度建設,對科研成績比較突出的個人予以了比較豐厚的獎勵,促進了團隊成員科研水平的提高。例如,在CSSCI源刊發表一篇論文獎勵300元,獲得省級課題每項獎勵200元,獲得國家級課題每項獎勵1000元。國家級課題結項為合格者獎勵1000元,國家級課題結項為優秀者獎勵2000元。由于措施到位,突出了重點,科研實力獲得長足發展,位居全校的先進行列。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文壇》學術刊物等發表專業學術論文近40篇,其中CSSCI源刊9篇。出版學術著作2部:王泉的《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和傅建安的《20世紀都市女性形象研究》。獲得省級科研項目4個:王泉的湖南省社科基金獎勵項目《雙語寫作中的當代西藏題材小說研究(1980--2011)》,傅建安的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女性形象與都市文化》和《城市化進程與中國當代文學的精神生态研究》以及曾娟的湖南省社科聯項目《新世紀中國小說的叙事倫理與倫理叙事》,項目總經費近8萬元。2011年,中國現代當文學被評定為校級特色優勢學科。

發表的代表性論文一覽表:

署名

論文題目

刊名及刊期

王泉

《中國兒童文學的文化坐标》

《學術探索》2010年第3

王泉

《新世紀中國新詩的西藏抒寫》

《當代文壇》2011年第4

王泉

《新世紀漢族新生代女性小說的西藏書寫》

《揚子江評論》2011年第2

王泉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報告文學的西藏書寫》

《揚子江評論》2012年第5

傅建安

20世紀革命現代性書寫與女性身體話語嬗變》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6

傅建安

《新世紀都市巫女形象的現代性建構》

《小說評論》2011年第3

傅建安

《劉呐鷗小說與新時期都市書寫》

《南方文壇》2010年第2期;

傅建安

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都市巫女形象》

《社會科學家》2010年第6

傅建安

《世紀之交的後現代文化現象探析》

《文藝争鳴》2010年第7

傅建安

《轉型與混亂:張恨水小說的都市自由女》

《求索》2010年第2

夏多多

《思湯達文學創作中的道德禁锢》

《求索》2011年第1

劉中顼

《論“紅色文學經典”的人民性》

《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第3

 

從以上表格中不難看出,教授 博士在其中起到了帶頭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泉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以優秀等級結項, 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輯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選介彙編》第9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8月版),成為2013年湖南省唯一的一項入選該選集的中國語言文學類成果。《光明日報》201394日以《格桑花開高原紅——國家社科基金助力西藏繁榮發展》為題予以介紹和推廣,促進了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在全國學術界反響強烈,成為引領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學風建設的标志性成果。當代文學研究的著名學者、武漢大學博士生導 師樊星 教授評價為:“當代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收獲”,他認為:“……好像一直還缺少一部從頭梳理當代文學中西藏叙事的來龍去脈的、全面研究藏族作家與漢族作家共同打造當代西藏地域文學品牌的厚重之書。王泉的這部書成功地填補了一個空白。他不僅對那些廣為人知的文學名篇作出了深入淺出的評論,而且對更多不那麼有名(有時候,有名與否顯然與時世或者運氣有關)、但自有獨特的文學價值的作品進行了‘搶救性’評點。……創新,不僅僅體現在從‘熱門話題’中挖掘新的亮點,更體現在通過自己對不為人知的史料的發掘去打開新的局面的努力中。”(《文藝報》20121010日)《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以時代為經,以文學體裁為緯,将60年間林林總總、數以千計的有關西藏的文學書寫統括于筆端,可謂順手拈來,如數家珍。該著作以動态審視的方式,在時代和社會的宏大背景中來呈現縱貫60年的西藏題材的文學發展軌迹。與同類文學史著作相比,《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它将各民族作家書寫西藏的各類文學作品都納入到考察範圍,促進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縱深發展,體現出較強的學術前瞻性。同時,該書不僅可以促進西藏文學的發展與提高,而且有利于中國當代作家擴大視野,吸取國内少數民族的文學養分,增強不同民族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對于推動全球化語境中的西藏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總的來看,形成了以中國當代文學的西藏書寫研究、城市文學研究為代表的學科研究優勢,凸顯了偏重于學科建設的教學團隊的特色。

三、教研教改業績

教研教改是教學團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實施獎勵方案,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得以大大提高。對于獲得的校級以上教改項目、雙語課程、主編的教材、都給予了獎勵。尤其注重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大了獎勵力度。對于獲得省級以上教學能手的青年教師每人獎勵500元,校級教學比武獲獎者也給予了不同程度的獎勵。正因為措施到位,教研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劉中顼主編的教材《城市文化概論》由南方出版社出版。曾娟主持的《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當代文學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和薛朝晖主持的《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生媒介素養構建平台研究》分别獲得2011年、2012年校級立項資助,夏多多主持的《主導教學視野中的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研究》獲得2013年校級立項資助。曾娟獲得2012“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刷新了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的記錄陳劍獲2010年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青年教師教學比武二等獎。在《大學教育科學》《現代大學教育》等CSSCI源刊發表教研論文12篇。2011年,陳劍主持的外國文學課程獲得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雙語課程資助。2012年,王泉被評為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優秀教研室主任”。

發表的教研論文一覽表:

 

署名

論文題目

刊名及刊期

劉中顼

《公平視野中的分層次教學及其實現路徑》

《大學教育科學》2011年第4

劉中顼

《論公平的社會實踐與教育實現的互動影響》

《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第1

劉中顼

《優質課程軟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是促進高等教育公平的良方》

《現代大學教育》2012年第5

劉中顼

《教育公平與效益兼顧方略——又論分層次人才培養》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2011年第3

劉中顼

《論分層次人才培養與創新人才培養之關系》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2010年第2

劉中顼

《論分層次教學對二類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第12

劉中顼

《教育環境差異對教育公平實現之影響》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學報》2012年第4

王泉

《論兒童文學教學中情景的創設》

《語文學刊》2010年第3

曾娟

《當代文學教學互動策略探析》

《語文學刊》2011年第3

傅建安

《大學文學課程有效教學模式探析》

《文學教育》2012年第1

 

此外,積極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新性和研究型項目研究,共獲得校級項目7個。即薛朝晖指導的《隆回花瑤民族藝術在新時期的傳承與發展》(Cx201052,劉文主持)和《邊城對比現實湘西的民生、民俗》(Cx201250,熊登旭主持),劉中顼指導的《益陽街道文化》(Cx201145,歐梅香主持),曾娟指導的《影視劇與文學原著的得與失》(Cx201148,張英主持),傅建安指導的《益陽三國旅遊文化研究》(Cx201252,馬輝主持)和《益陽佛教文化旅遊開發研究》(CX201354,張偉主持),夏多多指導的《現代社會“坑爹現象”與90後社會價值關系研究》(CX201350,陳宇知主持)。通過對大學生的正确引導,給他們盡快獲得創新性思維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通過教學團隊的建設,我們的體會是:教學與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密不可分,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當然,作為偏重科研的教學團隊,應密切結合相關學科的特點,突出科研優勢與特色,促進教學的跨越式發展,杜絕盲目跟風。

   

 

 

關閉窗口